五月开始,合肥正式进入汛期,建筑工地防汛与安全防护工作面临考验。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汛应对,保障汛期安全生产,高新城创(重点办、绿化办)加班加点持续关注雨情,认真分析防汛形势,明确防汛任务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多举措强化各建筑工地和重点区域的防汛工作。
一是提前谋划,防患未然。督促各在建项目提升防汛安全意识,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,明确专人做好工地防汛安排,对发现工地积水、水系破坏等情况,要求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理措施,遇到险情及时上报。汛期来临前,对所有在建项目展开拉网排查,督促各参建单位在汛期到来前及时清污疏通、配备水泵、清理沉淀池和排水系统、完善临时排水设施等。特别对方兴大道、云飞路、皖水路箱涵出口,武警后勤基地出水口,小区周边道路和收水井排水等10余处重点区域进行了多次巡查,检查并消除汛期隐患10项,为防汛工作打下扎实基础。
二是紧盯重点,全力以赴。5月18日下午,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,预计未来6小时内高新区等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,18-20日还将有一次较明显降雨过程。高新城创(重点办、绿化办)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召开防汛工作会议,安排专人于周六周日加班加点,进行48小时应急值守,“地毯式”监管紧盯各建筑工地防汛情况,做到防汛检查不间断,防汛动态实时更新,突发情况及时处理,实现降雨前、降雨中、降雨后的全过程管控,确保施工现场安全。
三是高度警惕,严防死守。随着汛期的深入,高新城创(重点办、绿化办)将继续绷紧神经,高度警惕,密切关注气象及应急部门预报,随时掌握天气变化,第一时间向各在建工地发布防汛预警信息,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防汛措施,做好防汛准备;持续开展在建工地防汛巡查,做到检查全覆盖,隐患零容忍,动态掌握项目防汛情况;及时开展暴雨后的工地检查,全面检查基坑安全、大型起重机械等,确保雨后的建筑工地处于安全可控状态,保障在建工地在汛期始终保持安全、稳定。